<
头闻号

蔡晓君(个体经营)

沐浴液|洗面奶|面膜|眼霜|化妆品套装|其他彩妆化学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开年50天9家投行遭重罚!10份罚单背后 监管风暴释放什么信号?
开年50天9家投行遭重罚!10份罚单背后 监管风暴释放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25-02-22 18:58:28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券商投行,已经成为严监管的重中之重。从罚单来看,严监管态势仍在持续。

日前,中泰证券、民生证券、西南证券三家券商,因为投行债券项目相关问题而被证监会在同一天内出具罚单。这已经是证监会开年以来第三次向券商下发罚单,全部涉及投行。

如果将各地证监局所开罚单计算在内,在2025年的前50天内,已经有9家券商投行吃下10份罚单(同一券商、同一问题收多份罚单仅计一次)。

截至2月20日,2025年以来因投行被点名的券商已经达到九家,包括中泰证券、民生证券、西南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平安证券、广发证券、东吴证券、宏信证券、华英证券。其中,华英证券被点名两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采访与梳理发现,投行罚单涵盖IPO、定增、债券发行等各类业务,问题主要集中于尽职调查不规范、发行承销不规范、受托管理履职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完善四大方面。此外,持续督导未勤勉尽责,也出现在不少券商的罚单中。

其中,募集资金使用与信息披露相关问题,是罚单集中地带。

“不过,2023年尤其是2024年以来,我们对于企业募集资金使用方向、延期情况、闲置问题等进行了重点关注,并且督促企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当前罚单大多是既有问题的出清,投行现行项目存在此类问题的情况已经明显减少。”某券商资深保代向记者表示。

四类重灾区

2024年,仅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向券商投行下发的罚单即超过50份;而在2025年的前50天,投行罚单数量即多达10份。

日前,中泰证券、民生证券、西南证券,三家券商同日被证监会点名,原因皆涉及投行债券相关问题。

问题类型大致相同。尽职调查不充分、受托管理履职不到位,是三家券商的共有问题。此外,中泰证券还涉及发行承销不规范,民生证券和西南证券则被指内控把关不严。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类问题并非三家券商独有,而是券商投行的普遍问题。换言之,这些问题也是当前相关部门对于投行严监管的重点所在。

尽职调查不规范方面,问题主要指向发行人偿债能力。比如,中泰证券被指部分债券项目未对可能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的财务会计信息等进行充分核查和分析;民生证券受罚,则是因为部分项目未对可能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的事项进行充分关注和核查。

“监管当前对于发行人偿债能力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日后投行在项目尽调尤其是债券项目尽调中,需要全方位关注发行人偿债能力并且进行详细调查、留足尽调记录,以防发行人后续一旦出现相关问题,投行牵连被罚。”看到多家券商因对发行人偿债能力尽调不充分而被监管点名后,某券商资深保代感叹道。

相较于尽职调查不规范,因受托管理履职不到位而被罚的券商家数更多,所涉因素包括三个关键词:偿债能力、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

偿债能力方面,具体原因如个别项目未对存续期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事项进行及时关注。

“这说明发行人偿债能力需要时时紧密关注,不仅局限于发行前,发行后依然需要密切关注、留足尽调痕迹。”上述保代分析道。

募集资金方面,详细原因如未持续监督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未有效监督发行人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及使用情况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企业募集资金使用存在一定乱象,2024年针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在新“国九条”发布后的短短50天内,曾有多达11家上市公司因之被罚,此后亦有数家券商因之被点名。

募集资金违规具体问题包括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超额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募集资金违规用于非募投项目;未及时督促公司建设项目,导致募集资金闲置;募集资金管理台账设立和登记不规范;未采取措施规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使用过程等。

“随着2024年诸多上市公司和券商因为募集资金相关问题被罚,目前上市公司和投行对此都颇为重视。伴随既有问题的出清,后续因为募集资金问题而被点名者将会逐步减少。”保代分析道。

发行承销不规范方面,问题则相对分散。以日前被罚的中泰证券为例,其被指存在三方面问题:部分债券项目未充分核查关联方认购情况,个别债券项目未对簿记现场进行严格管理,个别债券项目发行过程中存在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

其中,簿记现场方面,根据保代介绍,按照规定,投行承做债券项目需要建立专门的簿记室,投行人员完成既定做债工作后,不得再次进入簿记室,其他无关人员更是不得进入。

对于个别债券项目发行过程中存在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受访保代猜测或有两方面因素:对于基石投资者进行价格引导,或者告诉其他意向投资人可能的中标价格。“基石投资者不论如何都会进行投资,为其透露价格的现象实践中并不少见,如果中泰证券被罚源于此因,那么投行日后再做项目时需要特别留心。”保代分析道。

内控缺陷

内部控制不完善,是券商投行罚单的第四类共性原因。不过,与前述投行被罚原因不同,不同券商的内控问题严重性差异较大。

轻者体现在个别项目中。比如,民生证券被指个别项目质控内核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西南证券被指个别公司债券项目合规内控把关不严,存在差错及立项不规范问题。

重者四川证监局1月2日公布的宏信证券罚单中,列明其投行内控“五宗罪”,包括投行内控体系和制度不健全,投行项目利益冲突审查流程不完善,质控部门对投行项目尽调底稿把关不严,对投行内核部门的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投行项目材料及反馈意见报送的内控流程不规范。

“如果说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发行人偿债能力等,是监管近两年来的关注新重点,那么,内控问题则是长期严监管之处。”保代直言,“券商对内控质量已经颇为重视。数年前,一些券商把质控部门放在投行等各业务条线之下,为了进一步提高质控部门的话语权,近几年,不少券商已经把质控部门提升至一级部门。目前,大多数券商已经从意识上对质控质量高度重视,罚单中所指的内控把关不严问题,多是由于一时疏忽和能力不足导致。”

业绩变脸投行被问责

除了以上原因,有投行还因保荐企业业绩变脸被问责。

比如,广发证券保荐的IPO企业北方长龙,上市当年即亏损;华英证券承接的可转债发行人春秋电子,上市当年营业利润即较上年下滑50%以上,使广发证券、华英证券被点名。

更有券商因涉及IPO事项的虚假记载,而收到警示函。

比如,广东证监局向平安证券开出的罚单提到:为避免昆腾微第一大股东向管理层及员工低价转让股份事项构成股份支付,平安证券项目组为昆腾微设计解决方案并推动实施,以掩盖真实交易;上述事项导致昆腾微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为此,广东证监局一连发布三份监管函,对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名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昆腾微两度冲刺IPO均以失败告终。2020年8月11日,昆腾微提交科创板IPO申请,但在2020年12月25日收到举报信,涉及利益输送等问题,核查难度较大,最终撤回上市申请。

2022年12月30日,昆腾微再度向创业板递交上市申请,但由于业绩下滑等原因,其在2023年7月24日主动撤回IPO申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