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0日 18:57:58
今天市场窄幅震荡,科技风格开始分化。
指数方面,上证指数微跌0.02%,深证成指涨0.2%,创业板指跌0.06%;北证50涨1.49%,科创50跌0.14%;市场成交1.79万亿元,超3300股上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26.92亿元,机械、软件服务等高风偏行业资金流出显著。
结构上,前期领涨的DeepSeek概念回调,截至收盘,万得DeepSeek指数收跌0.82%;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AI眼镜、创新药、商业航天等题材接力活跃,均有多只题材股涨停。
其中,人形机器人板块备受关注。
市场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2025年有望成为商业化量产元年。
时间节点上看,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在2025-2030年经历“量产爬坡-场景验证-成本下探”的关键周期,2030年后伴随AI技术质变与供应链成熟进入爆发期。
如据GGII预测,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1亿美元,年均增速56%;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3000亿美元,呈现爆发式增长。
资本市场炒的就是预期。1月7日至今,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累计上涨44.48%。面对这个万亿级广阔市场,人形机器人炒作大概率还能持续,值得重点关注。
今天,港股市场继续调整。恒生指数跌1.6%,恒生科技指数跌3.04%,恒生国企指数跌1.66%;大市成交2839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63.42亿港元。个股层面,前期热点个股纷纷大跌。
整体来看,AI主题炒作依旧活跃,但资金开始在AI主题内部高切低。对投资者来说,依旧要避免追高;鉴于“AI+”在产业层面具有很强的落地确定性,AI主题有望反复活跃,若有明显调整,仍是布局机会。
近期行情,得AI者得天下。但着眼于中期,投资者仍需要做均衡布局,全仓AI并不理智。
结合近期消息面情况看,鉴于两会窗口临近,提振消费政策继续落地加码的确定性很高,大消费板块正迎来新一轮布局机会。尤其是可以蹭上AI概念的细分消费领域,如社区养老(AI健康监测)、国潮文创(AI设计赋能)、智能终端(AR/VR交互设备)等,确定性更高。
总之,止盈部分科技仓位,尤其是纯概念炒作的科技板块,提前布局大消费,仍是值得**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