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7日 18:14:27
继昨日全面上涨之后,今天市场上演V型反弹行情,基本在盘中完成行情调整,凸显市场韧性。
三大指数方面,沪指尾盘翻红收涨0.23%至3388.06点,深成指、创业板指仍小幅收跌,北证50逆势涨0.98%。市场交投活跃,全天成交额达2.04万亿元。
结构层面,呈现出“消费+政策题材”双主线轮动特征,高景气赛道分化明显。具体看,
(1)大消费板块全线爆发,零售股掀起涨停潮,友好集团、重庆百货等超6只个股封板,食品股庄园牧场实现5连板;
(2)券商股尾盘异动,中国银河涨停创历史新高,中金公司涨近7%;
(3)机器人板块午后探底回升,中大力德涨停,埃斯顿涨超7%;
(4)固态电池题材延续强势,华丰股份、圣阳股份5连板,上海洗霸等多股跟涨;
(5)华为一体机概念午后走强,恒为科技、云从科技涨停。
与此同时,(6)AI硬件及光伏赛道承压,铜缆高速连接、液冷服务器概念领跌,高景气赛道分化明显。
行业视角,商贸零售(2.28%)、食品饮料(2.24%)、美容护理、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等涨幅靠前;通信(-2.77%)、计算机(-1.88%)、国防军工、电子等跌幅靠前。
至于消费大涨,或与两会临近,市场博弈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预期有关。叠加消费板块前期滞涨,筹码干净,符合本轮春季躁动行情高切低逻辑,对科技止盈资金也有吸引力。
从政策炒作的惯例看,政策落地之前,行情都有持续性。对于本轮消费补涨行情,至少可看到下周。
周内来看,钢铁(5.32%)、房地产(3.74%)、纺织服饰、商贸零售、建筑材料涨幅靠前,通信(-4.8%)、传媒(-3.54%)、计算机跌幅靠前,“高切低”逻辑已经非常明显。
就港股来看,与A股走势相似,市场资金显现出从科技股向消费复苏及周期板块切换的迹象。
主要指数层面,恒生指数收跌0.29%报23718.2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22%,国企指数跌0.66%,但红筹指数微涨0.11%。市场交投活跃,全日成交额达4064.65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68.98亿港元。
板块表现方面,必需性消费(+1.9%)、地产建筑(+1.13%)及工业(+1.05%)逆势走强,消费股中海底捞涨超6%,华润啤酒、安踏体育跟涨;科技股则拖累大市,资讯科技板块重挫2.38%,小米集团跌逾5%领跌蓝筹,携程、快手分别跌超4%和3%;原材料板块承压,山东黄金、紫金矿业跌幅居前。
展望后市,随着下周两会窗口开启,政策预期将成为短期重要的行情催化剂。消费和周期板块的补涨行情,大概率仍能持续。前期过热的科技题材短期将迎来止盈压力,若有明显调整,要积极把握逢低布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