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闻号

深圳市维斯可化妆品有限公司

洗面奶|面膜|眼霜|护肤膏霜|护肤乳液|洗发精

首页 > 新闻中心 > AI狂奔! 全球资金恋上中国资产
AI狂奔! 全球资金恋上中国资产
发布时间:2025-02-23 02:29:20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DeepSeek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突破正在推动外资持续涌入中国资产。北京时间2月18日中午,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推出名为DeepSearch的Grok-3智能搜索引擎,让这场全球AI竞赛再度升温。

机构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全球对冲基金以数月来最快的速度涌入中国资产。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春节假期之后的这轮中国市场上涨行情中,海外对冲基金等交易型资金流入,并且可能已成为部分市场的阶段性主力。同时,海外被动投资资金流入A股和港股市场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2月18日,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近期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有所转变,部分外资机构开始看好中国市场,其中一个原因是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外资的积极态度有助于提升国内企业的信心,正循环效应初步形成。

海外资金加速持续流入

2月18日,港股互联网科技板块延续强势,小米集团股价再创新高,收盘涨幅达7.2%。同时,博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等多只相关基金在盘中一度涨超3%。

春节假期之后,A股和港股市场表现强劲,哪些资金是本轮上涨的主力军?

中金公司2月15日发布的观点认为,通过与不同客户交流得到的反馈,对冲基金等交易型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甚至可能是阶段性的市场主力,同时,海外被动ETF资金流入明显加速。

相关数据显示,2月6日~2月12日,A股获被动资金流入4.3亿美元,前一周获被动资金流入1.3亿美元。同期,港股和ADR获海外资金流入2.8亿美元,其中被动资金净流入从前一周的2.5亿美元增至5.4亿美元,实现翻倍。

摩根资产管理资深基金经理郭晨认为,目前A股和港股均具备估值吸引力,港股是国内经济变化高弹性标的,也是海外资金增配中国资产的重点目标。

中金公司提示,相比作为主力的长线外资,被动和交易型资金的优点是比较灵活,缺点是比较具有投机性而非长期持有型。正是由于这一特征,这两类资金也是每次市场快速反弹初期的主力军,而长线外资往往反应较为滞后。

中金公司研报还表示,就全球资金面看,近期印度市场流出加速。2月6日至2月12日,印度市场主动外资净流出扩大至4.3亿美元,前一周净流出3.7亿美元。

就机构调仓看,不少流出印度市场的资金流入了中国市场。资料显示,瀚亚投资、英仕曼集团等外资机构近期提高了中国股票仓位,同时降低了印度股票仓位。

中国股票ETF规模大增

就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ETF的资金规模看,2025开年以来,多只产品的规模较去年底实现了显著增长。

富途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资产规模增至21.98亿美元,不仅比2024年底增加逾6亿美元,还超过了去年10月底的资产规模,创下新纪录。

此外,截至2月14日,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规模为78.04亿美元,较2024年底增加23.9亿美元;中国大盘股ETF-iShares资产规模为79.48亿美元,较去年底增加6.81亿美元;2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Direxion资产规模也升至4.28亿美元,较去年底3亿美元的规模增长超40%。

伴随中国资产持续表现强劲,外资不断更新看多观点。

2月17日,高盛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位调高,将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位从4600点提高到4700点。英仕曼集团多策略股票主管爱德华·科尔在2月14日大胆预测,中国股市有望成为今年表现最佳的市场之一。理由是目前中国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加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潜力被低估,这两大因素有望推动中国股市迎来反弹。目前,资金高度集中在美国市场,如果开始看到资金流出美国市场的迹象,中国股市可能迎来一轮新的上涨行情。

价值重估之路还有很长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了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重估。当前,投资者更加关心的是,这轮上涨周期会持续多久?

宋宇2月18日表示,中国企业价值重估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政策的落地效果。政策支持的持续时间越长、幅度越大,资产重估的进程延续的时间就会越长、重估程度就会越彻底。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高级基金经理杨景喻认为,近期成为市场焦点的DeepSeek,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应用,研发期间进行了无数的探索、创新。未来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或持续涌现,中国科技型企业的价值重估之路还有很长。

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团队认为,目前由AI驱动的这一波中资科技股涨势不仅是昙花一现。根据美国市场的交易经验,在市场反应积极和多家公司踊跃参与的前提下,科技层面颠覆性发展所带来的估值重估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四季度,中资科技龙头阿里巴巴获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大幅增持,具体包括摩根士丹利、挪威主权基金、“华尔街抄底王”大卫·泰珀管理的阿帕卢萨(Appaloosa)对冲基金、量化投资鼻祖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等。市场人士表示,这是国际投资者态度转变的重要信号。

据中证报

逾百亿美元

股市债市迎资金共振流入

开年首月,外资加码布局中国资本市场,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迎来资金共振流入。

国际金融协会(IIF)2月18日发布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2025年1月,中国股市和债市自上年8月以来首次同时实现外资净流入,当月吸引外资流入逾百亿美元。

IIF报告以“逆势而上”形容1月中国股市的资金流动图景。

报告显示,今年1月,新兴市场股票整体遭遇明显的资金外流——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股市遭受重创,当月资金净流出量达到115亿美元。

中国股票市场表现出众,吸引了约2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为去年9月以来最高。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科技创新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IIF称,随着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的发展兴趣增强,中国科技板块受到提振,抵消了新兴市场股市整体走弱的影响。

就资金流向看,国际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债券的青睐程度,显著优于股票。

IIF报告显示,今年1月,新兴市场债券资金总流入达450亿美元,较股票市场增量显著。其中,中国债券市场实现外资净流入81亿美元,成为新兴市场债市资金流入的“门面担当”。

国际投资者对于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投资差异策略,凸显出在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美国货币政策风险以及全球经济逆风的背景下,投资者仍偏爱相对稳定的固定收益工具。

国泰君安证券战略发展部研究员孙欣欣表示,在全球金融资产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人民币债券正以其稳定性和低波动性受到境外投资者主动关注,吸引力日益提升。人民币资产已成为境外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上海证券报

“A+H”趋势

有望提升

港股市场活跃度

日前,宁德时代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书,业内人士预计其或成为近年来港股最大IPO。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延续2024年的活跃态势,尤其是中资企业递表热情高涨。

港股递表、聆讯存在6个月有效期。根据Wind统计,截至2月13日晚,有112家企业的IPO申请在有效期内,处于“排队中”状态。

就拟上市板块看,上述112家企业均申请港股主板上市。申请状态方面,109家为递表“处理中”,3家为“通过聆讯”。112家排队港股IPO的企业中,有31家企业为2025年首次递表,“新面孔”占比约28%;就所属行业板块信息看,排队港股IPO的企业“新经济”特征明显,有19家企业属于软件服务板块,有18家企业属于医药生物板块,有8家企业属于医疗设备与服务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首次递表的31家企业几乎均来自中国内地,且不少企业已在A股市场上市,“A+H”上市模式正持续受到青睐,港股市场的活跃度有望得到提升。

2024年10月18日,香港交易所与香港证监会共同宣布进一步优化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让上市审批的流程更加清晰和确定。对于已经在A股上市的企业,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在香港交易所申请上市时可以进入快速审批流程。

瑞银证券预计,2025年将有逾30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其中大部分是大型A股公司,涵盖各行各业。

业内人士认为,深化国际化战略、满足国际化布局需求成为中资企业尤其是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

正如宁德时代在申请书中所说,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中伟股份表示,启动H股上市有助于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公司全球产业布局持续升维,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业内人士称,“A+H”模式通过打造两地上市平台,增强了上市融资的灵活性,同时引入国际化长线投资人,有利于优化股东结构。并且,能够进一步使企业融入全球市场,吸引更多海外的潜在客户或合作机会。

据中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