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胜平 本报记者 刘 昊
“我们组建的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继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后,又获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月31日,中稀(广西)金源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该公司2024年以来发生的一桩桩喜事。他表示,在产品研发、项目申报的过程中,贺州市平桂区各部门在政策、资源方面有力支持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在创新引擎的驱动下,该公司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约30亿元。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科技型企业已经成长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平桂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进程,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通过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的工作思路,推动全区科技型企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
优化科技服务 助力育苗成林
平桂区是全国知名的“重钙之都”“岗石之都”。人造岗石作为碳酸钙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主要产品,在传统生产中却面临着固化工序耗时长、能耗高等问题。
为破解这些难题,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工程师罗阳林带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广西科学院合作。他们联合开展“超大尺寸人造大理石微波快速固化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项目,研发了人造岗石微波固化技术,实现人造石固化时间从7—15天缩短至1天以内,产品性能提升35%。罗阳林认为,科技赋能让石材产业绿色发展。
得益于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2024年获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该公司拥有国家专利32项,其中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优化科技服务是平桂区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的一大法宝。该区相关负责人常态化开展“进厂入企”服务民营企业“半月访”系列活动,组织科技、税务、人社、财政等部门开展培训服务,向企业介绍税收优惠、就业创业、科技创新以及融资贷款等方面政策。2024年以来,该区面向科技企业举办业务培训班5场,培训人数达200余人次;帮助企业申报工业提速增效、厂房租金等奖补资金1280多万元;向77家企业兑现政策性奖励1260万元。
这些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以来,平桂区新增广西链主型龙头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和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82家企业入选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其中2家企业被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强化政策激励 激发创新活力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在平桂区,这不仅是重要理念,更是具体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才能让创新主体长得高、长得壮。近年来,平桂区建立健全“免申即享”工作机制,全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2024年,该区帮办代办窗口为57家企业提供服务,项目办结率和企业满意率均达100%。“我们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平桂区经济贸易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庆宝说,平桂区积极推动科技优惠政策实施,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项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等,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更好发挥科技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引导作用。
当下,平桂区持续优化“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机制,搭建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合作平台,精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2024年,平桂区争取自治区“桂惠贷”贴息资金4571万元,推动金融机构投放“桂惠贷”38.7亿元。
“我们将持续推进系列政策激励、项目扶持和精准培育措施落地,推动更多科技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谢庆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