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我国的传统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产业一方面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等引致的需求强力拉动,另一方面因生猪产业已经演变成农村居民重要收入来源和城镇居民菜篮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政府的强烈推动,使我国生猪产量长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
生猪存栏量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底,中国生猪存栏量为4.53亿头,同比增长0.89%。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其中能繁母猪2022年底存栏4390万头,2023年2月低存栏量有所下滑至4343万头,仍高于正常保有量近6%。
出栏量是指作为商品动物卖到市场上的动物数量。从生猪出栏量情况来看,2022年中国生猪出栏量达到69995万头,同比增长4.27%,相较2021年增加了2867万头。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于正常保有量,预计2023年生猪出栏量将继续增长。
从生猪市场价格走势来看,2019-2020年由于疫情及非洲猪瘟多重因素,导致猪价持续增长至40元以上,2021年开始中国生猪价格持续下降,2022年价格有所回升,下半年价格再次下行。截止到2023年2月底,生猪市场价格为14元/千克。预计2023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在继续增长的情况下,整体消费难以大幅增长,生猪市场价格将总体低位震荡。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疫情加速行业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生猪出栏量方面,头部生猪养殖企业的占比迅速提升,行业CR10从2016年的4.8%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20.3%。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TOP10猪企生猪出栏量达到14192万头。
具体来看,截止2022年底,中国前二十大猪企能繁母猪存栏合计897万头,占比达20%。其中牧原股份、正大食品、温氏股份为行业前三,市占率分别为6.4%、2.6%、2.5%。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进程正在进行时,政府政策的推动曾是驱动中小养殖户退出行业的重要外在力量。为了推进生猪养殖规模化、现代化,及减轻生猪养殖环保压力,政府在扶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发展的同时,曽大量拆除“禁养区”“限养区”内的中小养殖户产能,大量猪场因环保要求被强制“拆迁”。据畜牧兽医年鉴统计,2014年政府实施猪场强制环保措施后,年出栏量 500 头以下的中小养殖户下降幅度逐年加大,截至2020年底中国生猪饲养场输了下降至2078户。
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在此,我国与美国以年出栏在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出栏量为规模化衡量依据,欧盟以年出栏在400头以上的养殖场出栏量为规模化衡量依据。2020年,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占比为57%,而欧盟与美国已分别达到88%与97%。随着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预计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疫情加速了中国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进程。中国生猪养殖产业历经 4 年的非洲猪瘟疫情引发的“跌宕起伏”基本结束。四年中,中国生猪养殖产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减少和如火如荼的急速扩张,呈现出典型的“V”型波动。四年来中国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进程空前加速。散养户因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劣势被迫推出或与养殖企业合作;而大型养殖集团在资本的支持下投入建设了大量现代化、规模化产能,行业基础建设规模大幅增加,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也快速提升。大量高效原种猪的进口也对行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迭代更新起到了助推作用。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生猪养殖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4-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