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OpenAI“分手”后,Figure发布“你从未见过的机器人能力”

在与Open AI“分手”之后,Figure创始人兼CEO Brett Adcock口中的“重大突破”终于问世。2月20日晚间,Figure发布了新的端到端通用控制模型Helix。

今年2月初他曾放出豪言:“30天内,我们将向外界展示‘人形机器人上从未见过的东西’。”

官方演示视频中,在家庭场景里,嵌入Helix的两个机器人能够在听到人类的指令后,合作将不同的物品放入冰箱。机器人能够拿起包括会动的仙人掌、鸡蛋等不同的物体。

根据技术披露,Helix能够对头部、手腕、躯干、手指等上身部位进行连续控制,并能够通过单一神经网络来学习所有的动作,包括简单地拿放、使用抽屉、冰箱甚至是跨机器人的交互,不需要特别的微调。这也解释了视频当中两个机器人能够合作放置物品的原因。

相比于传统分层模型“先建模、再规划、最后执行”的技术路径,端到端模型的好处是能够依据指令自行规划执行路线,并不断进行自我修正。Figure也强调了该模型在商业中的可行性:“Helix能够在嵌入式低能耗GPU上运行,这使其能够立即投入商业部署。”

端到端大模型的发布,进一步解释了Figure与Open AI分手的原因。“我们发现,要在现实世界中大规模解决实体人工智能的问题,必须对机器人人工智能进行垂直整合。”Brett Adcock表示Figure不能外包人工智能,就像Figure不能外包自己的硬件一样。

一位国内具身大模型企业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端到端大模型也能进一步解决大模型训练的数据焦虑。“机器人的Scaling law仍然是有效的,在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技术路径之后,最终能够得到验证。”Brett Adcock也表示,教机器人一种新行为需要大量的人力。要么是数小时的博士级专家手动编程,要么是数千次演示,针对通用需求的能力才是机器人最终需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供应链方面,Figure也和多家国内的核心零部件企业进行了合作。领益智造曾披露公司已为Figure机器人提供模切结构件、金属结构件、散热模组、软包结构件等产品服务。长盈精密、兆威机电等企业也曾表示,目前已经与Figure建立了合作关系。一位知情人士透露,Figure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灵巧手也正在与国内厂商进行合作。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