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绿色经济:中药企业如何踏上可持续发展的新征途

内容摘要  编者按: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如何让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已成为当下社会的关注焦点。为了倡导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人民网推出了“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深入探讨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中药领域,绿色发展与可持续经济的结合,展现了

  编者按: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如何让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已成为当下社会的关注焦点。为了倡导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人民网推出了“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深入探讨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中药领域,绿色发展与可持续经济的结合,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科技沃土。

  近年来,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追求的提升,使得中药的独特疗效和天然成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中药不仅在日常保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展现出优势。而与此相辅相成的是,中药企业对于绿色发展的探索,正逐步将传统的中药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近日,记者走访了河北的一家中药企业,探究其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在河北涉县,一片连翘种植基地扩展至十万亩,宛如生态的绿洲。在这里,遵循“地道、生态、绿色、有机”的核心理念,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这一创新模式。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以岭药业”)的药材资源科主任韩颜超表示:“我们基于产品的需求,广泛布局于全国七大道地药材产区,涵盖20多个省份,培育53个品种的70个药材基地。这些基地在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及药材生长特点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确保了药材的优质品质,同时带动了当地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以连翘种植为例,这家公司不仅在荒山中种植连翘,还建立了完整的生产和仓储基地,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韩颜超进一步强调:“在连翘种植过程中,我们坚持不施农药、不浇水、不施化肥,这样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实现了连翘的全方位利用,例如开发了连翘叶茶等特色产品,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在中药的生产过程中,确保药材的质量与药效,处理药材产生的粉尘与气味是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药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在废气、废水及固废的治理和资源回收上。

  以岭药业的能源环保部副总监袁五琐提到,企业在废水处理方面通过细致的物量核算和能量管理,将水质指标严格控制在100之内,远低于合作的污水处理厂的350标准。同时,污水产生的废气经过脱硫处理后用于焚烧并生成蒸汽,供应生产环节,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

  针对加工过程中飘散的特有气味,废气处理的环保科副主任罗智力介绍:“我们采用双级喷淋塔结合活性炭吸附装置,确保废气的排放达到‘无尘无味’的标准,从根本上减少了环境污染。”

  走进这座中药企业,犹如置身于一座生机盎然的花园。丰盛的绿树,清新的空气,让人深感精神愉悦。这里并不是单纯的制造基地,而是一座充满科技与自然结合的“绿色工厂”。

  以岭药业的能源管理平台自2019年搭建以来,使企业的整体用能情况及各部门消耗一目了然。能源环保部的黄昌昌指出:“凭借该系统,我们能够根据产量和能耗数据生成进出水温差图,确保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具体的能源利用策略上,企业也出台多项举措。例如,新增了沼气处理系统,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回收的沼气可用于锅炉燃烧,每年能回收约19万方的沼气,这相当于10万方天然气的发电量,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厂房屋顶的光伏发电系统也在不断助力企业的低碳化发展。

  通过冷冻水与循环水系统的调控,进回水的温差保持在5度以上,每年节约电力高达150万千瓦时,减少的碳排量相当于3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上书写的一章新篇。通过绿色种植、绿色生产与循环利用的多重手段,中药产业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以岭药业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技术改造,推动着整个中药产业朝着更绿色、更低碳的方向进发,助力于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性,真正书写了一段关于科技进步与生态和谐的动人故事。通过这趟调研与观察,我们不仅看到一个企业的担当与努力,还见证了一个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觉醒与行动。只有坚持绿色发展,中药产业的未来将更加辉煌。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