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志愿服务 助力智慧骨科技术下基层

内容摘要    ◎本报记者 孙 瑜    “近年来,骨科机器人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可惜在此之前我没有现场观摩学习相关技术的机会。”3月27日,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住院医师段杰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近距离观摩了有关专家的示范手术,

    ◎本报记者 孙 瑜

    “近年来,骨科机器人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可惜在此之前我没有现场观摩学习相关技术的机会。”3月27日,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住院医师段杰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近距离观摩了有关专家的示范手术,还实际体验了智能骨科导航系统,期待以后能临床操作!”

    段杰魁提到的活动,是由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骨科临床中心”)于日前在大理举办的一次科技志愿服务。这也是国家骨科临床中心在全国举办的第17场基层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2019年,科技部、卫健委等四部委批复设立国家骨科临床中心。“除了探索骨科临床前沿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外,推进科学普及、技术下沉和人才培养也是我们的主要职责。”该中心执行主任王松俊说。

    “目前,骨科机器人的使用仍停留在三甲医院,基层医生在技术认知及使用操作上仍有待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海峰表示,“骨科机器人的核心临床价值在于手术的均质化,只有让基层医院的骨科医生也用上机器人辅助手术,提升临床效果,新技术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临床价值。”

    所谓手术的均质化,可以理解为“标准化”。在复杂手术中,以骨科机器人为代表的智慧骨科技术能缩小不同医生或医院之间手术效果的差异,让患者得到高质量治疗。“手术机器人推动了手术智能化,从而使复杂手术简单化、简单手术标准化、标准手术工程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骨科临床中心主任唐佩福说。

    国家骨科临床中心举办基层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正在于此。本次活动面向我国西南地区推广包括骨科机器人在内的智慧骨科技术,致力于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通过学术讲座、手术直播、理论授课、实操培训等丰富形式,本次活动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学习平台。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医院的骨科专家,围绕“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关节手术机器人”“智能骨科导航系统”等主题讲解了技术理论知识,帮助培训人员熟悉智慧骨科设备的操作流程。此外,现场还进行了智慧骨科技术应用手术直播,由专家示范操作,讲解手术关键点。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