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带领团队掀起内部改革潮,旨在重新定位企业并强化护城河。为解决战略落地问题,上汽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学习其IPD体系以提升产品定义能力,并计划共同开发新能源智能汽车。
同时,上汽整合大乘用车板块,成立执管会优化决策流程,大规模调整管理层架构以提高资源整合效率。贾健旭表示,未来竞争焦点在于智能化,上汽将通过自主掌控主被动安全系统、深耕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上汽集团应该怎样重新定位自己?”“上汽集团如何找到一个新的位置?”“上汽集团下一阶段的护城河在哪里?”这些是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最近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所有行动和布局的锚点。
自去年履新上汽集团总裁之后,贾健旭几乎没有对外接受过采访,而是选择“刀尖对内”,掀起了一阵改革潮。比如,过去几个月里,上汽集团调整了下属合资企业的管理层、组建了自主的大乘用车板块、引入了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华为??
“上汽集团的战略从来没有错过。但我们必须承认,战略落地方面存在问题。我们要清楚过去好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采取一些正确的措施和方法。”日前,贾健旭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其对上汽集团过去的复盘与未来的思考。在贾健旭的分享中,上汽集团已经厘清了问题所在,找到了战略落地的方法,开始“大象转身”。
转变观念学习华为
2月,上汽集团宣布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这一举动成为上汽集团近期被业内关注的重要话题。
“上汽集团是一个非常有合作文化的企业。”贾健旭细数了过往40年上汽集团与德美车企的合作历程。他坦言,合资合作的文化使上汽集团在产品定义能力上有些缺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上汽集团要与华为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放下架子,跟他们学习。”贾健旭表示,最近上汽集团在研究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和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流程IPMS,尤其是IPD体系可以帮助上汽集团在产品定义能力上有更多提升。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据记者了解,IPD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于“集成”,其核心是由来自市场、研发、制造、服务、采购等方面的人员组成的跨部门团队共同管理整个规划和开发过程。通过IPD管理体系,使产品开发更加关注客户需求,加快市场响应速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生产性、可服务性等。这套体系在华为内部广泛运用,并被看作是华为成功的关键方法论之一。贾健旭透露,他提出了名为“总经理工程”的口号,后续上汽集团旗下各品牌在进行新车定义的时候,会和目标客户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对话。
学习观念转变的同时,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正在落地,双方要共同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据悉,首个车型的入门款价格将在20万元以内。据记者了解,上汽集团已派出多位年轻干部常驻上汽华为项目,适应互联网文化,并深入学习如何进行产品定义,如何将流程落实到项目中等。
大乘用车板块整合已见成效
上汽集团的转型不仅是“学习”观念上的改变,在战略和架构上,上汽集团也已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重塑。贾健旭称,2025年为上汽集团OEM化元年,上汽集团一共有两块OEM业务,一是大乘用车业务,二是商用车业务;其他的是投资业务则包括一些合资企业、零部件企业和金融公司。
其中,大乘用车业务是将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飞凡、名爵MG)、上汽国际、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握指成拳”,并成立了大乘用车执管会,未来大乘用车执管会将对自主板块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大乘用车成立后,从产品定义到产品生产、产品研发、产品销售,无论是在国内销售还是海外销售,上汽集团全面实现自主业务一条龙。
为了提升大乘用车板块资源整合能力和效率,上汽集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涉及63位乘用车板块的中高层,涵盖营销、制造、研发、财务等部门。
“大乘用车板块搭建了全新的流程体系,重塑标准化的管理运营标准,开启上汽OEM元年。过去,技术相关部门主要关注能否按时、低成本完成车辆交付,对车辆后续市场销售情况及智能化程度并不关心。如今,大家内部协同取代争论内耗。”贾健旭透露,大乘用车板块的整合效果已经开始凸显,未来还计划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商用车板块。
“深入纵向一体化能力”是未来的护城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贾健旭一直在思考,上汽集团的“护城河”究竟在哪里?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资料图)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需要明确的共识是,主机厂的下一战聚焦于“智能化”。所以,车企的护城河自然绕不过智驾领域的能力。
“现在都在说智驾平权,但对自动驾驶,消费者都会有点担心安全问题。上汽集团追求的是让消费者安心的智驾平权,而非无止境叠加概念。”贾健旭认为,能够让消费者安心的基础正是上汽集团竞争壁垒所在,即实现自主掌控。
“很多车企都会采买主被动安全系统,而上汽集团是自主掌控、实现数据全面打通、ADS信号也可以相互提供。上汽集团做到了主被动安全深度协同,打破主动、被动安全业务之间的隔阂。以往出问题时,各供应商为撇清责任,大幅增加冗余,最终成本转嫁到车企和消费者身上。”贾健旭说。
实现自主掌控的关键,企业离不开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要想实现这一能力,贾健旭认为企业应该站在领先企业发展的延长线上,提前有所布局。目前来看,上汽集团旗下有零部件企业华域汽车,并在孵化零部件企业,接下来还有智能底盘业务。同时,上汽集团也投资了地平线、Momenta等企业。
“对零部件充分掌握,打通并实现共享。纵观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只有上汽集团能够做到,这将成为上汽集团最强的护城河。”贾健旭认为,“深入的纵向一体化能力”将是上汽集团赢得未来的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董萍萍 )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