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简介及生平事迹(秋瑾:起义前遭丈夫家暴,她遇害两年后他却抑郁而终!)(秋瑾简介及生平事迹100字)

1907年7月15日,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她视死如归,大气凛然,被清朝官吏残忍杀害,英勇就义,年仅32岁。

她用鲜血唤醒麻木的民众,照亮中国近代化的路程,让中国妇女的地位也大大提高。

她就是鉴湖女侠秋瑾,也是才女,是反帝反封建的斗士,是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是中国第一位女革命烈士。

这位能文能武,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女青年有着怎样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呢?

秋瑾,1875年浙江绍兴生人。

得益于官宦世家出身,秋瑾从小得以接受私塾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好诗、词、赋。她生就顽童性格,打小全无半点女娃脂粉气,性格飞扬,尤好弓马击剑,常以游侠宗师为平生向往。

显然这样的女娃娃生在讲究三从四德的封建官宦家庭,注定格格不入。

王廷钧的父亲王黻臣是湘潭当地首富,他家主要以卖豆腐和造纸为业,王家祖上还与曾国藩有姻亲关系。而秋瑾家则世代为官,其父秋寿南,曾官至湖南郴州知州。

王黻臣昔日替儿子定下这门婚约,看重的便是秋瑾的才貌双全。

1896年农历四月初五,年17岁的王廷钧与年21岁的秋瑾结成了姻缘。这段婚姻在形式上属于封建包办,但婚后的最初那段时日里,两人也算琴瑟和鸣。

按照我们现在的想法,秋瑾作为女权先锋,是不可能在家里心甘情愿生儿育女,伺候丈夫,甚至还要忍受家暴的。

但事实上,在秋瑾身上确实就是这样发生了,虽说生过一个孩子后,秋瑾也抱怨,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重重地网与天罗,幽闲深闺莫奈何。”

但还是以丈夫为重,夫唱妇随,当时王廷钧想在仕途上再进一步,于是捐了一个户部主事的官。

秋瑾虽然生活富足,但内心却极度空虚,丈夫封建思想严重,固执地认为女人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就让秋瑾和丈夫之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不堪忍受婚姻带给自己的束缚,秋瑾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

1904年,秋瑾不顾家人的劝阻,变卖首饰,凑齐了去日本留学所需要的花费。正是在日本,让秋瑾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彼时,孙中山和鲁迅还有黄兴等人,都在那里留学,志同道合的他们与秋瑾汇聚在了一起。

秋瑾成立了关爱女性的团体共爱会,又加入了洪门,孙中山眼见着秋瑾一步步地成长,万分欣慰,也很佩服秋瑾一介女流,能有如此之口才和勇气。

秋瑾在日本慢慢地实现自己的抱负,她的思想先进,行为在冲破束缚后好似锋利的宝剑刚出鞘一般,引领着同样不甘的女性站起身呐喊自由,她将这一切作为自己的重任。

1906年春秋瑾回国,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旋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联系了尹锐志、陈伯平、敖嘉熊、吕熊祥等一批志士仁人,准备起义。

但因萍浏醴起义失败,他们的起义被告停顿。

1906年冬,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秋瑾回到了湘潭婆家,向家公王黻臣勒索到了一笔经费,声称要脱离家庭骨肉关系,咬定这笔经费是“安置费”。

秋瑾此举,可谓用心良苦。她是不愿自己的反清之举株连到家庭。

山阴知县李钟岳在接到福贵的命令后,心中十分的痛苦。他私下里和秋瑾有过接触,十分钦佩秋瑾的胆识和才干。尤其是对身为弱女子的秋瑾,不但能吟诗作对,还心系家国天下,大胆追求妇女解放,提倡民主革命,印象极为深刻。

此刻的李钟岳,唯一的念头就是如何尽可能地拖延时间,让大通学堂里的秋瑾和学生们能从容撤退。在福贵的一再催促下,李钟岳才不得不在7月13日,硬着头皮带领清兵前往大通学堂。

革命同胞都劝秋瑾暂时离开绍兴,起义之事可以推迟再议。但是,秋瑾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在遣散众人后,她独自留守在大通学堂,而后被清军所捕。从投身革命的那一刻起,秋瑾便已经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她希望国人能够因此而被唤醒。

李钟岳十分仰慕秋瑾,他极力挽救秋瑾的性命,不但不给她上刑,而且对她礼遇有加。

然而上级却不断施加压力,命李钟岳严审秋瑾,以图让她说出同党,但李钟岳总是对上级的命令“阳奉阴违”!

徒劳无功后,绍兴知府贵福向李钟岳下达:“将秋瑾就地正法”的命令!

听到这个噩耗,李钟岳无限悲伤,他想为秋瑾做最后一件事,就是临死前问她有什么要求没有。秋瑾提了三个要求,第一个就是给家里人写一封信;第二个就是处死她的时候不要斩首示众;第三个就是死后不要扒掉她的衣服。

这三个要求,李钟岳苦苦向上级请求,竭尽全力,最终只答应了后面两个要求。李钟岳遵照秋瑾临死前的承诺,未让人脱其衣保全了秋瑾之名节,并为其购置了一口棺材。

王家和秋家都是怕受牵连,不敢去收尸。最终还是秋瑾的好友吴芝瑛和徐自华等人,偷偷将她的尸体运出来,并草草安葬在绍兴府城外卧龙山的西北麓。

这两名女子,并非泛泛之辈,吴芝瑛是当时极有名的女书法家,而徐自华则是知名的女诗人。

对于秋瑾之事,以李钟岳当时的处境和地位,他的处理可谓是仁至义尽。

不过李钟岳却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也受到上级贵福弹劾,最终因“庇护女犯罪”被革职。在他离任当天,绍兴绅民数百人,乘船数十只,送至距城30里的柯桥,仍恋恋不舍。李钟岳则因没救下秋瑾而耿耿于怀,整日在杭州的寓所里闷闷不乐。他几次自尽被家人发现后,家人增加了对他的看护。他假装自己想通,骗过家人后在房梁上吊自尽。此时距秋瑾被杀,尚不足百日。对于李钟岳的死,杭州绅民无不叹息,无数人前来吊唁送行,三日不绝。

浙江市民争相为他击鼓鸣冤,上海的媒体也对此事争相报道,一时间舆论哗然。而后人也为了纪念秋瑾和李钟岳为其建了祠堂,供后人敬仰。

秋瑾离世时,儿子王沅德9岁,女儿王灿芝6岁。更惨的是,他们的父亲王廷钧,也因为秋瑾离世后的悲痛,以及担心被株连的忧虑,仅2年后就病逝了,两个孩子此后就跟着祖母过活。
唯一幸运的是,王家家境尚可,两个孩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因为受到母亲事件的影响,这对兄妹成长的很出色,并且都为建设新中国出了一份力量。她的儿子步入商界经商,成为一代富豪,在革命中帮助了很多有志之士,尤其是救过不少我党的同志。

她的女儿志向更是高远,遗传了母亲的聪敏与刚毅,很有意志力,发愤图强,从小就很优秀。当初在美国华盛顿留学时就学习的是航天专业,为了报效祖国,她回到中国,更是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性飞行员,她飞行技术高超,被美国航空界誉为“东方女飞将”。

1931年,王灿芝终于等来了为母亲复仇的机会。她得知杀害母亲的凶手,躲在长春。凶手摒弃原名「贵福」,改名赵景琪。坏事做尽,还曾为日本筹建伪「满洲国」充当走狗。国仇家恨,一并清算。王灿芝收拾行李,准备去长春手刃仇人。

遗憾的是,正逢「九.一八」事变爆发,计划搁浅。
抗战结束,那人已经进了阎王殿。王灿芝跪在母亲坟前,为自己未能手刃仇人而自责不已。

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少见的巾帼英雄,她在婚姻上却是不幸的。秋瑾的伟大,不仅在于她没有像旧时代一般妇女那样为不幸所压倒,而是顽强地抗争,毅然与其夫决裂,而且在于她离开王廷钧之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伟大的革命道路,最后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妇女解放献身,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牺牲的开路者,更应该善待和感恩这些英雄的子女,不止在战争年代,在和平年代,也有勇敢的无畏者,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因之愈来愈好,面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宁生活,每个人都要常怀感恩之心。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