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化学002648)10月26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接受198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本报告期,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持续创新高,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2.66%,产品售价却同比下降26.41%。在全体卫星人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推行“技术领先”与“管理领先”方针,促进产供销共同发力,实现销量同比增加18万吨,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营业收入仅小幅下滑。公司持续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年初至报告期末投入研发费用96,730.16万元,同比增长25.01%。
自2022年9月以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将有效降低公司四季度的主营业务成本,产品价差有望得到较大改善。同时,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二阶段工程全面投产,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陆续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规模效应,以及增加高端新材料在产业链上的影响力。
答:连云港石化二阶段项目配套的6艘VLEC船,其中4艘从三季度开始运输乙烷,2艘从10月份开始运输乙烷。
从供需情况来看,丙烯酸及酯的供需仍处在紧平衡状态。近年来,国内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供应端增幅有限;国外的装置因建设时间较早,检修的频率高,叠加三季度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为出口海外提供了机遇,也使国内供应更为紧张。
从产品价格看,原油价格波动导致上下游博弈,下游因原油价格下跌而放缓拿货节奏,或倒逼上游降价。另外,部分丙烯酸及酯生产企业由于库容不够而加大出货,7月底价格开始下跌,9月份回暖上涨。
答:公司产品出口增加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一是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二是海外装置建设时间较早,检修的频率高,存在不稳定因素;三是今年海外能源价格上涨,海外装置开工率不足。
公司出口产品主要包括丙烯酸及酯、SAP和乙二醇等。公司未来会坚持推进海外市场的开拓,提升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与品牌竞争力。
答:公司在连云港基地布局了年产75万吨的碳酸酯产能。第一套年产15万吨的装置计划于2022年年底建成,第二套年产15万吨装置计划于2023年投产,后续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布局扩产。
α-烯烃和POE均是目前亟待国产突破的“卡脖子”新材料之一,α-烯烃是POE的原料,而POE在高端聚烯烃、光伏胶膜等领域都必不可少。α-烯烃及配套POE是公司乙烯下游关键布局。公司自主研发α-烯烃,解决原料限制,连云港石化年产1,000吨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项目预计在年底完成建设并进行调试和试生产。POE研发正在加快推进中,争取能够配套自建的α-烯烃项目尽快实现工业化。
公司丙烷脱氢制丙烯和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会大量副产氢气,年产90万吨PDH装置的氢气副产量约7.2万吨,年产250万吨乙烷裂解装置的氢气副产量约14万吨,氢气纯度高,可直接作为氢能源使用。
围绕公司现有产业链进行研发,比如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聚丙烯酸(PAA)等产品也在研发过程中。
答:公司生产碳酸酯的优势,一是公司具备从原料到产品的全产业链,尤其是乙烷原料的纯度达到99%以上,原料高纯度的天然秉赋有利于生产下游对纯度要求高的产品,尤其是新能源领域;二是生产碳酸酯所需要的环氧乙烷是公司自产的,二氧化碳是环氧乙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是双碳要求下捕捉二氧化碳的绿色低碳工艺;三是生产1吨DMC将副产0.6吨乙二醇,经济效益显著;四是公司目前产品结构已涵盖四种电解液溶剂,为下游电解液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答:公司与爱思开综合化学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运营的EAA装置项目是中国首套EAA装置,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预计2024年底建成。
本次对外投资是公司以合作发展方式实施以轻质化原料为核心,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战略的重要措施,加快实现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构建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功能化学品的布局。
答:公司现有年产22万吨双氧水装置,能达到G1G2标准,是华东地区主要的光伏硅片清洗液供应商。年产25万吨双氧水装置正在建设中,计划做到G3G4级,将作为电子级化学品销售。
答:聚醚大单体作为公司环氧乙烷的下游产品之一,主要用于生产减水剂。减水剂应用于混凝土,具有减水率高、和易性强和保塌性好等特点。公司新开发的EPEG,能让减水剂性能优于传统工艺,属于下游精细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价格整体较为稳定。
环氧乙烷下游目前配套乙二醇和聚醚大单体,后续乙醇胺与电池级碳酸酯投产后,将会组成环氧乙烷下游的产品矩阵,并根据整体的盈利情况进行产品间的生产调整,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充分体现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优势。
答:根据IEA等信息数据,美国乙烷供应量充足,长期供给过剩致使其价格弹性弱,自乙烷有价格记录以来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今年,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能源紧张,造成天然气价格上涨,从而带动乙烷价格上涨,我们判断这是由于特殊事件引发的短期行情。
自2022年9月以来,乙烷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将有效降低公司四季度的主营业务成本,产品价差有望得到较大改善。另外,天然气价格下跌也会降低公司的能源成本。
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聚)丙烯、丙烯酸及酯、乙二醇、环氧乙烷和聚乙烯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形成以轻烃一体化为核心打造化学新材料科技型企业的战略,产品主要有:(聚)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辛酯、聚乙烯、高分子乳液、高吸水性树脂、乙二醇、环氧乙烷等。公司是国内首家拥有C3产业链一体化的上市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丙烯酸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