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建材_投资促进

   2024-11-05 54

  钼作为一种稀有金属,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现代国防的重要基础材料。伴随高端制造、汽车轻量化、核电、武器装备、高性能钢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项目依托舒兰当地的钼矿资源优势,目前,日处理2.5万吨钼矿石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生产,能够为钼矿深加工提供充足原材料。项目计划年处理钼精矿1.2万吨,规划建设钼条、钼丝、钼圆片、钼顶头和异型件等产品。

  钼被誉为“代表未来金属”,具有高熔点、低蒸汽压、高弹性模量、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热膨胀系等典型特征,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石油、机械制造、医药和农业等领域。此外,在核能,光伏,航空航天、传感器、军工材料等新兴领域和高科技行业,钼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钼产业链上游为矿山,主要负责钼矿的采选和钼精矿的生产;中游为钼矿的冶炼、加工环节,产品形态分为钼炉料产品、钼金属产品、钼化工产品三种;下游应用于钢材行业、石油化工、传感器、核能工业、军工材料、LCD显示器等。

  全球钼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秘鲁等地。其中,中国是全球钼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2022年中国钼矿资源储量为370万吨,占全球资源储量的30.83%。其次为美国和秘鲁,2022年钼矿资源储量分别为270万吨和240万吨,分别占比22.5%和20%。

  得益于丰富的钼资源储量,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钼生产国,近年来随着行业下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钼行业快速发展。根据国际钼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国内钼产量达到11.28万吨,同比增长12%。2023年中国钼产量将持续增长至11.88万吨。

  钼作为“战略稀有小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领域,在传统钢铁领域和新能源领域需求都较为旺盛。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钼消费国,根据国际钼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钼消费量为12.20万吨,同比增长9%。2023年中国钼消费量达到12.91万吨。

  全球钼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美国、日本等主要的钢铁生产国家和地区,钼消费的变化与上述地区钢铁生产量有直接关系,上述地区钼消费量合计占全球总消费量的八成以上。钼精矿供给弹性比较有限,海外钼矿供给主要来自铜矿等金属矿的伴生矿,所以在钼价比较低迷的时期海外供给也保持稳定。由于海外钼精矿主要以副产品形式产出,目前海外多个大型钼矿山及伴生钼矿山均出现采矿量、入选品位、回收率下滑的问题,我国钼行业的全球战略地位及发展机遇迎来时代重要窗口。

  从全球市场来看,对钼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钢铁业,钼的直接消费中约八成以焙烧钼精矿或钼铁等钼炉料的形式应用于钢铁业,其余则是钼化工和钼金属制品。从钼的终端消费来看,能源行业占比四成,主要用于炼油催化剂、石油管道和钻井平台建设等。随着气候问题逐步成为全球共识,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控制碳排放,目前全球钢铁行业都在经历结构性转型。在我国粗钢产量下滑的大背景下,不锈钢和合金钢产量逆势上涨,进而带动全球高端钢材产量增加。中国钼消费在全球占比提高,对全球钼消费的影响加大。近年来随着对环保标准的提高,钼在化工领域,尤其是催化剂领域的消费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以军工产业、核电工业、高速铁路及汽车工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有望进一步拉动中高端钢材需求,形成进口替代叠加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钼的终端需求空间有望显著放大。预计到2029年中国钼精矿市场规模将增长到422.45亿元。

  我国钢铁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将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不锈钢、特种钢等合金钢方向发展。在国内特钢需求拉动下,国内钼需求增速远高于全球。同时,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印度、巴西、中东等其他新兴国家钢铁产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也将进一步拉升对钼的需求。

  除此之外,钼作为“能源金属”,石油领域对钼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航天行业的发展也将增加对钼的需求;钼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钼的需求增长。

  项目拟引进洛阳钼都钨钼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采用常规压制或等静压技术将混合后的钼及铝合金粉末制成生坯。将压坯在氢气保护气氛中进行2000-2200°C的高温烧结提高其强度和密度使其能适应进一步的变形加工。烧结后的坯料在1200-1500°C温度范围内进行挤压、锻造、轧制或旋锻开坯。材料密度随变形量增大而提高。锻件、圆棒和板材均采用这种工艺生产。

  钼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和规范钼行业的发展,例如《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的发布将为钼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舒兰市通过设立产业扶持资金的方式,鼓励和扶持域外企业来舒投资兴业。制定出台《舒兰市招商引资政策(试行)》,招商企业享有“长吉图开放先导区政策”“长吉一体化优惠政策”“哈长一体化政策”“舒兰市招商引资政策”。

  钼矿为我市资源储量最多金属矿,是中国乃至世界质量最好的钼精矿之一,舒兰市已探明矿石储量为8.29亿吨,钼金属矿量71.9万吨,预计远景钼金属量可达130万吨以上,尾矿数量巨大,分布于小城镇、开原镇、七里乡范围内,原材料供应充足,大大降低了原材料运输成本。

  舒兰市位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地处哈长城市群中间节点,公铁运输网络四通八达,有国、省、市级8条高等级干线公路,拉滨、龙舒、舒榆三条铁路贯穿境内,东与黑龙江省五常市交界,西与长春市九台区、德惠市隔江相望,南同吉林市龙潭区、蛟河市毗连,北与榆树市为邻。境内交通便利,公铁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吉林省拥有吉林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舒兰市也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本科、大专学历人数众多,各类技能人才近万人,普通工人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内拥有7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一次性可培训200余人。可根据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式、定岗式为企业培训各类技能型人员。

  项目计划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由加工区、仓储物流区和办公生活区组成,年处理钼精矿1.2万吨,规划建设钼条、钼丝、钼圆片、钼顶头和异型件等产品。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0606万元,利润18100万元,投资回收期6.5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8%。

  项目建设扩大矿产品开发利用范围,实现矿产品深加工,拓展产业链,增加矿产品高附加值的需要。能进一步发展吉林冶金工业,扩大有色金属开发力度,增加舒兰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舒兰市是吉林省辖县级市,全市辖区面积4560平方千米,总人口58.7万人,下辖10个镇、5个乡、5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位于北纬43°51′至44°38′,东经126°24′至127°45′,南接风景秀丽的吉林市,北联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西隔松花江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相望,周边分别与吉林省蛟河市、九台市、榆树市以及黑龙江省五常市接壤。

  舒兰市地处两省三市交会处,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中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南接吉林市,北联哈尔滨市,西隔松花江与长春市相望,处于吉林、长春、哈尔滨三市一小时经济圈内。

  自然环境优越,地貌类型复杂,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之势。是吉林省重要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工矿区,是大有前途的能源、特产、渔业、旅游综合性开发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经济区,一般海拔170~220米。年均气温4.3摄氏度,年均降雨 683毫米,相对湿度69%,年无霜期140天,年有霜期225天,主导风向南风频率19%,南西南风频率13%。耕地集中,土地肥沃,适宜水稻、旱粮农事耕作,是全市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土壤有明显的带状和垂直分布特征。植物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植被区划属于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的长白山红松、杉、冷杉针阔混交林区。

  舒兰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被授予“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美誉,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县、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县、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省首批碳汇交易试点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平安县,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吉林舒兰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5年9月,为省级开发区。处于吉林市、长春、哈尔滨2小时大经济圈内,交通便利,公铁运输网络四通八达。有国、省、市级8条干线公路,拉滨、龙舒、舒榆三条铁路贯穿境内。开发区核准面积为16平方公里,以吉舒工业园区为核心区,辐射舒兰城北园区。“十四五”时期,经济开发区立足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吉林省“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精加工、医药健康产业、装备制造、农业循环经济、轻工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舒兰全面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评论 0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19001410号-1